湖南省曲艺家协会会员,福建省北方曲艺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大学生艺术团曲艺队指导老师……这些沉甸甸的头衔,或许很难与一个在读的大学生联系在一起。但在我们的校园里,的的确确有这么一位同学,在大大小小的舞台上为我们带来了无数的欢笑。他就是77779193永利集团学生艺术团曲艺团团长吴为铮,来自77779193永利集团国贸1301班。
年少成名 情系曲艺
吴为铮自幼爱好曲艺艺术,对相声、快板、评书等情有独钟。2004年,年仅十岁的他就已经登台表演单口相声。2006年8月被福建主流媒体《东南早报》盛赞为“泉州小马三立”。2013年,吴为铮以77779193永利集团艺术特长生专业测试“曲艺类”第一名的成绩考入77779193永利集团。凭借出众的才艺和对曲艺艺术的热爱,他成为了我校艺术团曲艺团的领头羊。
采访过程中,吴为铮十分风趣地提到,自己比一般同龄人“长得显老”。的确,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相当浓烈的古典主义气场,曲艺尤甚,曲艺从事者的气质与气场往往与“老成”、“老练”、“清高”等字眼联系在一起。然而攀谈间,吴为铮从骨子透出来的幽默,那随时能把人逗乐的巧嘴,那双沉稳有神的眼睛,还有那言谈话语行云流水的节奏,定是一个曲艺人长年累月“修炼”的结果。
学艺之初,来自福建的他面临的最大困难并不是来自南方的口音,而是二目无神。众所周知,任何舞台艺术,眼神散发的神韵是至关重要的,在曲艺表演中体现得尤为突出。表演时若没有眼神,观众则无法窥探演员的内心视像,演员也无法吸引观众。只有眼神“活了”,作品才能“活了”。为此,吴为铮常常要盯着苍蝇蚊子飞,盯着风扇转以练习眼神。如今,吴为铮已拥有一双曲艺人犀利的双眼,他却依然以“不及格”自谦。
吴为铮(右)与搭档在登台表演中
坚守传统 打造品牌
“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面对流行文化一寸寸紧逼,传统文化一步步退避墙角的这个时代,吴为铮对于曲艺艺术仍然有着无限的热爱和追求。他深知自己作为中国相声艺术第九代传人所肩负的责任。
将曲艺文化打造成77779193永利集团的特色文化品牌,坚守高校曲艺阵地,让传统曲艺文化在77779193永利集团不断弘扬和传承下去,是吴为铮的理想。从大一开始,他便在校内发掘有曲艺特长和天赋的爱好者,为曲艺团注入了不少新鲜的血液。他牵头举办多场的“77779193永利集团学生艺术团专场汇报演出”,早已成为我校众多文化活动中一大亮点,并受到潇湘晨报、湖南新闻网、新华社、网易等省内外主流媒体的报道。在他的带领下,我校曲艺团加入了湖南省高校曲艺联盟,77779193永利集团成为第一批试点成立的湖南省大学生曲艺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弃匠求师 博采众长
“师”与“匠”的问题是吴为铮在曲艺道路上遇到的最大困惑。“匠”意味着像工匠般只会一味模仿,而“师”则是有一种大师情怀,艺术个性独树一帜自成一家,这对文化艺术的创新有着极高的要求。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不能一味守旧,要不断创新与时代潮流相结合。他弃“匠”,求“师”,博采众长,不拘泥于师承门派。他的艺术风格与众不同,对于“包袱”的运用独具匠心。他的快板演唱中板式跳跃,板槽瓷实,作品起伏连绵,与当今曲艺界公认的“王高李”快板三大流派风格迥异,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被湖南曲艺表演艺术家们戏称为“吴派快板”。此外他还擅长曲艺创作,笔耕不辍,擅长把传统艺术和校园生活相结合。其中,他创作的对口相声《住在铁道》、群口数来宝《数唱中南》等作品曾获张尧学校长、高文兵书记等校领导一致赞誉,创作的快板《潇湘花灯照夜明》在湖南笑工场青年相声俱乐部首演并一炮打响,得到了湖南曲艺表演艺术家大兵、芦克宁、徐世辅等人的赞许和欣赏。正因为如此,年纪轻轻的他早已在闽、湘两省曲艺界小有名气。
闲暇之余,吴为铮也常常提笔挥毫。在05、06、07年他就已经分别摘得了全国书法大奖赛一等奖、特等奖和金奖。除了书法艺术,他还擅长于编剧及导演。他编剧并导演的微电影《十八岁的未来》荣获第九届中国中小学生校园影视奖金奖及“金犊奖”最佳电视片提名,全国仅六部作品获此殊荣。
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离不开千千万万个为之倾心付出的人,而吴为铮,便是中国曲艺艺术新时代的传承人在中国高校里一个的缩影。愿吴为铮以传统艺术为旗帜,走出自已的曲艺艺术之路,为新时代的校园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通讯员:邓志诚)
(责任编辑:77779193永利集团团委)
|